跳到主要内容

深度与广度

为什么多元是个坑?

注:原文叫做 “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?” 但是我觉得这里是论证深度和广度的关系。

如果我们把追求多元的职业体验/兼职收入作为成为斜杠青年的努力方向的话,我觉得这可能会是很多人的大坑。

提示

“斜杠青年”的说法出自《纽约时报》专栏作家麦瑞克·阿尔伯的《双重职业》一书,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于“专一职业”的生活方式,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人群。

在有多个兼职的情况下,所谓的学习知识,锻炼能力,增加的往往只是一个“能力假象”罢了。你更多的只是经历了一下而已,认知深度并没有明显增加。

对于没怎么接触过社会的人而言,接触一下社会各行业是有好处的,毕竟直接的生活经验很重要。但是,正如十个麻雀在一起也比不上一只雄鹰,多元的经历如果不能帮助我们提升认知深度,从长期来看,那也是低效的。

想一想,在今天这个人才高度流动、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时代,竞争越来越激烈,你必须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,对它的认识足够深刻,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话语权。不明白这一点,盲目追求多元学习,兼职变现,表面上看是在提升能力,其实都是肤浅地拿时间直接变现而已。在这一点上,我们和村里兼职的王大爷没有一点差别。你说他又干保安,又干保洁,难道就没有增长能力吗?可是,这样的能力认知变现水平,又能有多高呢?

所以我们因果倒置了。斜杠青年应该更加深入探索,而不是简单追求多元的结果。一开始就能带来直接利益和诱惑的事情,很可能要拿未来的机会做代价。

斜杠是提升认知深度的结果,而不是追求多元的结果。

“斜杠青年” 不会让你更快成功

转自 成为“斜杠青年” 不会让你更快成功

任何一份工作,先做到及格,才有资格谈是否喜欢或擅长。

我入行五六年的时候仍然觉得,只有做自己喜欢的工作,才可能擅长,才能做好。不过工作超过10年后,我的想法产生了变化:喜欢和擅长其实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。

你不擅长的时候,就要花费大力气去做一件事,还不一定能得到好结果、高回报,累都累死了,心力交瘁,当然谈不上喜欢。可当你胜任了工作,积累了经验技能后,你就成了这个领域的专家,当别人都来请教你的专业见解、你可以独当一面时,专业自豪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,你当然会喜欢自己的专业度和它带来的荣誉感。

可见,抛开成绩谈个人喜好是没有意义的。

我们对待“专业”和“斜杠”的态度也是如此。

当你连本专业都做不好时,并不意味着你抛弃本专业、转向更多元的领域去发展“斜杠”技能就会成功——你更有可能两个都失败。

又或者,因为涉足的领域太多、精力太分散,在本来可以好好钻研的地方,不能专注深挖下去,原本可以成功的也失败了。

很多时候我们被一些报道和文章误导,错置了成功的原因、现象和结果。

当今社会,成功者往往有“赢家通吃”的优越性;也有许多人会把暂时的现象当成一种成功的证明。

比如影视明星成为投资人。对明星而言,在一定年龄后需要寻求身份转变、升级的出路。他们成为某个企业的投资者或自己成立了投资公司,并不等同于他们已经成为“成功的投资者”。无数大小明星赔上半辈子的身家性命做投资,闹得血本无归的事屡见不鲜,只有业绩才是他们“斜杠”成功的证明。

不过有一点我认同:在这个时代,几乎不可能依靠单一长板就脱颖而出,而往往需要各种优势的捆绑组合。

比如,会写作、爱社交的程序员或许更容易被公司认可,善用社交媒体的设计师更容易让作品曝光…… 再多的斜杠,也只是核心竞争力的有益补充。

对于刚毕业、还在起步阶段的职场新人而言,第一要务是做好分内之事,提升核心竞争力,唯有如此,你才会有一个好的开端。

深度是如何拓展出广度呢?

走到深度之后怎么拓展出广度呢?这个深度和广度的关系论证参考人月聊 IT 大佬的回答

如何平衡知识结构广度与深度?: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掌握了通用的学习方法再加上有人指导,你将很容易在较短的时间,比如半年或1年的时间达到60-70的水平。但是越完后走,提升越难,对于学习实践积累需要耗费的时间,需要支撑深度提升的广度拓展都将越来越大。 简单来说从90分提升到100分需要耗费的时间往往是从学习到及格花费时间的好几倍。或者说由于各方面的制约因素,你可能花费了终身的精力也无法达到100分的水平。

任何学习和实践等都是优先积累的知识广度,只有知识广度得到了积累,最终才能给总结消化,将知识的广度向上堆积和抽象为知识的深度。没有广度支撑的深度就犹如空中楼阁,由于地基不稳随时都可能崩塌。

如何找到需要赋予深度的内容呢?

TODO: 待学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