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内容

如何好好的学习?

学习需要具备的两个心态

底层心态之一:绿灯思维

绿灯思维是,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不同的意见时,第一反应是:哇,这个观点一定有用,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?

我们为什么会有习惯性防卫呢?

我们可以发现,当一个问题出现在别人身上的时候,我们习惯把这个问题归因于别人,是那个人自身有问题。而当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,我们就不这么想了,反而会把问题归因于外部因素。这在心理学中称为“基本归因偏差”。别人出事儿,都是人品问题;自己出事儿,就是外部环境问题。这个现象反过来也成立。比如,当别人取得成就的时候,我们就觉得这小子又走狗屎运了;而当我们自己取得成就的时候,我们肯定觉得,这可是我辛苦努力应得的结果!说我走狗屎运的,你们都是诽谤!

备注

这个就是老爸所说的水满了就无法再装水进去了,因此要保持空杯心态!!

底层心态之二:以慢为快

快是结果,不是原因。想要能力提升得更快,不是说学习过程就要很快。相反,越是快速提升的能力,反而越需要下慢功夫。

快速学习的前提是要能够做到:结硬寨,打呆仗。

提示

所谓“结硬寨”,是指湘军到了一个新地方以后马上要扎营。选好关键要地后,无论寒暑,要立即修墙挖壕,且限一个时辰完成。而且在战争中,不论敌人看起来有什么漏洞,有什么可以追击的诱惑,曾国藩都不为所动,一定会让部队死死守住关键要地。“打呆仗”是指湘军每到一个城市边上,并不与太平军开打,而是就地挖壕,而且每驻扎一天就挖一天壕沟,把整个城市外围全都用壕沟隔断联通,断粮断水,生生把敌人拖死。结果,湘军与太平军纠斗13年,除了攻武昌等少数几次有超过3000人的伤亡,其他时候,几乎都是以极小的伤亡获得胜利。

想要快速提高,努力的方向应该是花大力气打通那些知识阻塞,而不是追求看起来很花哨的新方法、新技巧。底层堵住了,新方法和新技巧学得再多,也都是表面上的花拳绣腿。这就好比我们想要快速学会骑自行车,要把精力放在掌握平衡上,反复寻找平衡的感觉。可是,我们现在的大多数人,却是在追求两分钟学会21种踩脚蹬子的技巧……

备注

就像学习 channel 时一样,连基本的使用都没有完全掌握,就急着去学各种 channel 的技巧,实际工作中却无法用上之前学到的那些 “21种踩脚蹬子的技巧”,这些 channel 技巧笔记就真的成了信息而不是知识了,因此以后的学习需要稳扎稳打,就算当时不吃透,也要自己去研究这些个工具的用途,写的时候抱着思考去学习:

  1. 这个工具用在哪里?
  2. 现有的例子看一下?
  3. 能否在自己以前的项目上面用到?
  4. 在项目用到是怎么样的?能否快速写一个 Demo?

三个维度的学习(待消化)

我们一生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: (1)公共基础课:执行能力; (2)专业必修课:专业能力; (3)通用必修课:结构能力。

1、所谓公共基础课,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用到的执行能力,比如时间管理、资料保存、商务礼仪、沟通谈判等等。市面上有海量的书籍在介绍这些知识,我们学习和掌握起来都比较方便。在这个层面,我们的学习就好像士兵训练踢正步、瞄准和射击这样的军事基础技术一样。

2、 而专业必修课,就是我们所选定的专业方向。正如前面说的,这个专业不是指学校划分的专业,而是 指能够打完整战役、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。 在这个领域里,你要跨学科地思考、解决问题,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。而这种系统解决问题的知识往往是内隐的,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、思考的过程中,领悟到跨领域知识交汇的微妙之处,从而灵活地把多个学科之间的知识随时调用,打赢一场战役。在这个阶段,我们的思想认知更像是一个指挥官:精准恰当地调动步兵、炮兵、空军、坦克、侦察兵和狙击手,让他们在正确的时机,出现在正确的位置,胜利完成任务。

3、 而通用必修课,就是要掌握临界知识,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与规律。我们经营的领域是如何产生的?影响这个领域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什么?有哪些规律会普遍地影响这些事物?这就像在深刻理解一场战役为什么爆发,会以什么样的脉络发展,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究竟是什么一样。抗日战争初期,多数人还在讨论中日之间的武器差异、国力差距的时候,毛泽东就思考到了底层的规律:中日战争的底层决定因素,是中国战略空间的广阔与日本需要速战速决的压力。所以,影响战争的基本动力结构是空间和时间的博弈。如果能够促进以空间换时间的结构发展,那么战略局势将对中国大大有利,而对日本极为不利。所以,毛主席的《论持久战》就成为经典的战略研判著作。

临界知识是什么?

都说 无用之用,方为大用。 那么如何把握这个度呢?

“无用”的事情那么多,我到底应该学习哪些无用的知识呢?

在我看来,各种表面上看起来“无用”的不相干知识,最后在底层都会联系起来。而一旦你理解了这一点,就找到了知识一通百通的突破口。

比如,你对历史感兴趣,一定会研究到地理和人类文化;而研究人类文化,就一定会进入心理学和传播学的领域;而如果你对外语感兴趣,也会从语法学习延伸到研究语言产生、文化变迁等。一旦你的研究深度达到底层规律的层面,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干的问题都会在底层盘根错节地联系起来。而将这些“不相干”的事情联系起来的,正是我们说的 “临界知识”。

专业必修课:活成一支队伍

在这个世界上,想要做到极致,恰恰要学习 “无用之用”!

想要做到极致,不是说只学某个专业的知识就够了,也不是简单地这也学学,那也学学,而是要学习与解决某一类问题相关的所有核心能力。这一点,一定是突破专业限制的。

备注

就好像学习一样,比如之前学习的 MVC 设计,通过学习设计模式时把知识串联起来,最终构成自已的知识树,所以如果只知道某一个知识点是不行的,唯有和以前的知识串联起来才会有质的突破,这样我们的认知才会不断提高,从底层做起,运用底层思维做大做强

无用之用,方为大用。

备注

有以为利,无以为用。很多人不理解,学习这东西,以为学了就能用的上,其实不然,你学的不一定用的上,但以后能不能用的上这就很难说,所以在对待学习这件事上我主观上认为: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。

很多人在学习这件事儿上非常理性和功利,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是,我学这个有什么用,没用就不学,总是希望有个什么东西,学了之后马上就能脱胎换骨,改变命运,供应之心可以理解,毕竟大家生活不易,精力有限,可问题是这些人往往忽略了一个对学习来说非常关键的因素,时间,现在看起来没用的知识,将来未必没用。我们已经知道知识之间的连接,产生新知识,在人的大脑中,随着知识点的增加,连接的数量是呈指数级增长的,比如当知识点的数量是23456时,可能产生连接的数量分别是1,3,6,10,15,也就是说每多掌握一个知识点,知识量都会成倍增加,就算现在看起来没用的,只是在和其他知识点相连接之后,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认真。更妙的是,当前节点足够多的时候,很多看似不相关的节点之间都会产生关联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融会贯通。所以对于学习这件事儿来说,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是最优策略。

人和人的差距就是这么形成的,有的人脑子里只有一堆砖头,而有的人脑子里有一栋房子,还有那个脑子里有高楼大厦,甚至是一座城市,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?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
通用必修课:提升认知效率

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不断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,那就是在努力提升技术效率。在这种模式下,我们遇到每个新问题都要学习新知识。

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本质,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,能够让我们认清楚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,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。

然而,我们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一直无法提升,就是因为我们掉进了追逐技术效率的游戏圈套:我们越努力,跑得越快,要学习的新知识就越多。而这,让我们陷入了学习的“老鼠赛道”。在老鼠赛道中,我们看起来一直在努力,可是其实是在原地打转。

备注

技术效率:类似于我当前的笔记,笔记上的很多技术点只有当前用的上,其实很多时候直接查文档就行了,没有必要花这么多时间去积累这些下次用不上的笔记,但是陷入了学习的 “老鼠赛道” 时,总是希望把那些信息记下来,并没有考虑过自己记录这些知识时,我收获了什么?我的付出了这么多代价去学习这块知识,真的值得吗?

认知效率:说来惭愧,就如作者所言,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学习其实应该需要训练自己的认知效率,我也不例外,我之前的认知能力提高基本上是靠量的积累,反复学习某块知识点,直到一定量后,再总结出来的,整个过程我都是浑浑噩噩的,并没有掌握一种底层规律,导致学习的时候总是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,如果状态好则能很快的理解某个内容,但是状态不好就只能和机器人那样积累各种素材,等着某一个时刻突然 “顿悟” 了。

因此以后遇到问题后,需要反问自己几个问题:

  1. 为什么要这样做?它是解决什么问题的?
  2.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?它在此之前是为什么这样设计的?
  3. 解决了这个问题我收获了什么?解决问题的花销和最终的收益是否匹配?

学习中的注意点

小心陷入 “低水平勤奋陷阱”

什么是 “低水平勤奋陷阱”?

  • “低水平勤奋陷阱”:摘记更多的知识
  • 付出这么多时间和精力,获得的却是一点儿都不成比例的收获。

那么,为什么我会陷入“低水平勤奋陷阱”呢?又是如何跳出来的呢?我掉入陷阱最直接的原因是:读书的方法太原始。

在原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努力,就是低水平的勤奋。

读书方法的升级: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

大家说:读书之后都忘掉是正常的,我们把知识内化成能力了。现在看来,这个结论多么荒谬:我记不住书中的每个字不要紧,可是我连书里说了什么也记不得啊!我连自己读了什么都不记得,还能内化成能力?

我们记住新知识更好的办法是和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。

我们可以将新旧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。通过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网,我们便能够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对同一个知识进行分析,从而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认识。

放慢速度,让读书事半功倍

读书一定要花时间、耐心和思考力,将获得的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进行网络状的联系。

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才有可能内化知识,形成新行为的暗示。于是,我读书不再追求速度;相反,我会刻意放慢速度,花时间记录读书笔记——不是仅仅摘记名言,而是描述读书后受启发的内容,这些启发和我过去的哪些经验相关。在记录和寻找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过程中,我常常会惊喜地发现一些过去不曾注意的规律,也发现很多能够直接改进工作方法的办法。